九皋鸣鹤《论中华民族与少数民族政权历史地位》
作者:九皋鸣鹤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604

目录:
一、“内战”理论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说
二、中国的概念
三、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
四、地理:东北是中国的固有疆土?
五、民族:女真人的民族融合
六、地理:现有领土的形成
七、政权问题:属国和国家认同
八、中华文化和中国人:兼论少数民族政权历史地位
九、后记

一、“内战”理论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说
“宋金内战”一说早已有之,近来有网友重又提出此说,一时成为焦点。

为支持此说,香为故人留在《关于“清军入关”是不是“异族入侵”的粗浅考证》贴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证。她首先将“异族”理解为:除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以外的异国民族,然后从历史地理角度考证了东北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女真实际上属于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因此得出结论:女真人是中国人,宋金和明后金之战是内战。

首先,她指出:要考证女真族是不是异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考证东北三省在历史上是不是属于中国疆域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多数人从感情上都不会接受否定的回答。然后,她引用4条论据说明:女真人世居东北,是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并且,“女真族从他有史以来,一直就在不停的和汉民族、其他民族之间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

最后,在跟贴中,她用“很多老领导”来支持其论点,说“他们认为,中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所以,我们的历史也包括了辽史、金史、元史和清史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大家也知道,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少数民族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难道他们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吗?而女真族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居住在东北一带,一直都是我们古老的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将观点分歧归因于人们的习惯思维,认为 “人们从感情上难以接受少数民族的统治,其实,他和我们历史上的战国七雄,三国鼎立都是一个道理,都是中国历史的分离聚合,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热血在《满人江山和汉家天下》贴中,一开篇就点出“中国大家庭”这个词,指出“包括满族在内的很多少数民族历来就是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继而展开分析了满汉民族的兄弟关系和清政府的民族政策,特别引用历史学者的话,指出“实际上清王朝是以满汉贵族为主体的联合专政,满汉人民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上的互补合流更是不争的事实。”

对于以上论点的问题,我将进行剥茧抽丝般的详尽分析展开。

二、中国的概念
他们在使用中国和中华民族这两个司空见惯的概念之前,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定义,因此他们是将之作为两个前验概念或模糊概念来使用的。

其实,“中国”并不是一个先天的概念,其出现大约可以上溯到周朝或更早。关于“中国”、“中华”、“中华民族”,词典纪录词条如下:“

中国:
1。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成为我国的专称。
2。指中原地区。“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又,“驱中国士众。”,“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同上。
3。京城。“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
中华:
1。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后也借指中国。
2。指中原。
3。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可见,“中国”一词有两种本原的涵义:中原地区和中央帝国。第一种含义是直观而浅显的。第二种含义是因为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我们就生活在大地的中央,在这块土地上建立的帝国自然就是中央帝国,简称“中国”。从“中国”概念可以切分出五个不同方面,即:

1. 政治上的中国,即中央帝国,其核心含义是指建立在这块土地上的政权,即统治人民的“中央天朝”,或者是中国人建立的(可能是地方割据性质的)政权;
2.地理的,既中央帝国版图范围,以及中原地区;
3.民族的,即“中原地区居民”和“中央天朝的国民”;
4。文化的,即中华文化圈的核心;
5.作为这一切总和的历史的“中国”概念。
而整个“中国”正是所有这些因素的总和。

可见,“中国”概念从来就是随历史发展而发展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央帝国”这一政权实体发展的左右。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政权更迭不计其数。因此,作为政权意义上的“中国”--中央帝国的大小强弱甚至存在与否都是不稳定的。但是,当中央帝国丧失时,并不表示中国实际上就不存在了。这时候的“中国”概念,虽然已经丧失了中央政权的含义,但其实已经泛化为民族的、地理的、文化的、历史的等诸方面。

要讨论民族问题,不能不区分“中国古代”和“古代中国”,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范围比后者大。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在政权、地理、民族、文化等等概念上都不一样。中国古代是指“现代中国版图内各个地区的古代”,而古代中国是指“古代的“中国””,也就是各个朝代的中央天朝。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国古代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大大小小的16国;古代中国仅仅包括三国两晋和南朝,不包括北魏。
在唐,中国古代包括唐、吐播、土谷浑等等;古代中国仅仅包括唐。
在宋,中国古代包括宋、辽、金、西夏、西辽、青唐唃嘶罗;古代中国仅仅包括宋。
在元,中国古代包括忽必烈汗国、察哈台汗国;古代中国仅仅包括元(忽必烈汗国,或称中央汗国)。
在明,中国古代包括明、赤力巴里、建州卫;古代中国仅仅包括明。
在清,两者一致。

这里要区分的是,除了中央天朝,另外那些在今日中国国土上建立的大大小小的古国,不属于古代的中国,其国民自然也不属于中国人。比如宋朝时,在东中亚(西域)立国的西辽和喀拉汗朝,他们的历史属于中国古代史,但是他们不是古代中国人。更远一点,在战国秦朝时生活在西域的人们也不是中国人,虽然他们的历史在今天看来属于中国古代历史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的中国,就不一样了。广东、东北、新疆显然属于现代中国,因此他们的历史也就属于了中国历史。

说白了,上面两段的意思就是:现代中国的“古代史”和古代中国的“时事政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远祖黄帝时期的古代广东、东北、新疆居民不属于古代中国人,但他们的历史属于现代中国的古代历史。同样,黄帝时期的古代广东、东北、新疆人不属于古代中国人,但他们的历史也属于现代中国的古代历史。

下面,我将在不同的层面上论述“中国”概念的发展。

三、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
不论将“中华民族”概念定义为“中国”的民族方面,即历史上中国版图(地理中国)上的各个历史民族(包括那些消失了的古民族),还是定义为“当代中国版图上的各个民族”,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中华民族的形成,也是历史的、发展的。一些民族消失了,一些民族加入了。对于消失的民族,不能说现在他们不属于中华民族56朵花中的一朵,所以他们的历史不属于中华民族历史;对于加入的民族,也不能说现在他们属于中华民族56朵花中的一朵,所以他们的历史永远是属于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加入的那些民族,他们在属于中华民族以后,历史自然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但是此前,他们对于中华民族是陌生人,他们的历史不属于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而只属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

在香为故人留和热血兄的贴子中,首先认为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并将此作为前提,推论出宋金、明和后金之间发生的是内战。

的确,满族是当今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但这不等于说“满族从一开始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他们犯的错误是从现在情况出发,首先给出一个判断:满族属于中华民族。然后,他们从这里出发推到过去的历史。而我们知道,这从方法上是错误的。不能因为满族现在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满族的历史就是从一开始就属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分支。

我们不能用单纯的静止的眼光来看待一个现代民族和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历史。因此我们在对历史评价的时候应该将自己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应该站在当时的立场去评价历史的人物及其历史事件的意义。任何脱离历史背景的观点都是狭隘的不完善的。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目光来理解当时背景下的历史人物的行为,更不能站在现代人的立场来给处于当时历史时期的人物下某种定论。因为这样将否定我们自己历史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这样将打破当前历史时期下我们这个社会共同遵从的道义和美德。

针对香为故人流提出来的观点:“中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所以,我们的历史也包括了辽史、金史、元史和清史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大家也知道,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少数民族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难道他们不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吗?而女真族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居住在东北一带,一直都是我们古老的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我的回答是:辽史、金史、元史和清史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确实属于中国历史,八年抗战中,少数民族在抗击外敌入侵上也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他们属于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女真族是春秋战国时期就居住在东北一带,但是,那时候女真人的家园极少时间属于中国领土,一直都是我们古老的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是在这早期的一部分中他们是作为入侵的异族出现的。不能用过去否定现在,也不能用现在否定过去。虽然后来是自家人,嫁进门的媳妇和自己的女儿永远不是一码事。因为媳妇过去不是自家的。

说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既然是大家庭,就应该除了兄弟姐妹外还应该有外来的媳妇,媳妇生了儿子,儿子又会有媳妇,一代一代媳妇都是外来的,谁说她们不是家庭一员?谁也不能对着自己的妈大喊“你这个外人,我们家的事不要你管”。匈奴,鲜卑,女真。。。就是前后嫁进门的媳妇。当然,这个媳妇有的时候是硬嫁进来的,婚前少不了大打出手,那时候谁也不知道这个外来人后来会变成自家人,打起来谁也不客气,少不了擀面杖扫帚把锅铲菜刀都用上了。婚后一下子感情不好,估计也打得不少,日子长了,就一家子过日子了。

女真民族是怎样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呢?下面我将进一步阐述。

四、地理:东北是中国的固有疆土?
对于女真民族融入中华民族是一个渐进过程,如香为故人留所说“女真族从他有史以来,一直就在不停的和汉民族、其他民族之间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这一点似乎没有太多疑义。分歧主要在:香为故人留人为女真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但是别的人认为在满族入关的时候,他们仍然不属于中华民族。

首先看看香为故人留的证明。一篇论文大体上分为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她的论据充分,应该说很有说服力。其中不乏可圈可点的闪光处。可惜,用来支持论点的论证过程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

逻辑错误之一在于:将历史(固有)疆土和“历史上的”疆土混同。东北三省在历史上是不是属于中国疆域?是,但是不等于说:东北从一开始就是中国的疆土。

虽然,战国时期大连、沈阳就属于燕国,而秦国的郡治襄平即辽阳。但这不说明什么问题。这里有两点问题:
1.辽宁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疆土,但是中国的历史上的疆土范围很广,包括了朝鲜、印支半岛三国、中亚国家、蒙古,俄罗斯领土的远东部分。不能说这块地方曾经归属于中国,于是它就永远是中国的。照此逻辑,地球上任何一块领土都永无宁日了。
2.东北包括三个省,而辽宁只是一部分。1115年,阿骨打建金,营建会宁府作为首都(今黑龙江阿城县南)。从地图上看,在秦汉以前,黑龙江地区是无主的不毛之地。显然这块地方此前从不曾属于中国。

东北的历史极其复杂,远不是香为故人留所说得那么一点点。它是一个各个民族不断登台唱戏的历史。东北的主人走马灯一样换。况且,东北作为一个十字路口,其历史不仅仅关系到关内,还必然关系到外兴安岭和乌苏里江以东、朝鲜、蒙古的历史。就是东北,也不是一个整体。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分别被不同的人群所占据。这种情况很常见。

当契丹人占领辽宁的时候,他们和中原政权没有隶属关系。不能说这块地方曾经归属于秦汉,于是后来定居的民族都是中国人。

再从地图上看,可以列表如下:
辽宁曾先后归属于燕、秦、汉、魏、晋、前秦、高丽、辽、金、元、明、清;
东北东北部曾先后归属于夫余、室韦、靺碣、勿吉、唐、渤海国、契丹辽、金、元、明、清;
东北西北部曾先后归属于东胡、乌恒、室韦、鲜卑、唐、辽、金、元、明、清;
外兴安岭和乌苏里江以东曾先后归属于肃慎-邑娄(女真)、靺碣、勿吉、契丹辽、金、元、明、清;
蒙古曾先后归属于匈奴、鲜卑、高车和前秦、柔然、厥、唐、突厥、回斛、辽、金(属国)、元、鞑靼/瓦剌、清;
朝鲜北部曾先后归属于汉、魏、晋、唐、渤海国、辽、金、元;
越南北部曾先后归属于汉、吴、晋、南宋、南齐、南梁、南陈、隋、唐。

可见,东北全境是渔猎民族活动舞台不假,是中国历史上的领土也对,但作为历史(固有)领土就牵强了。即使除掉辽金,高丽和渤海国统治东北时间也不短。而如果按照统治时间作为依据,今天的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朝鲜和越南的北部也是中国的历史领土了,解放军占领河内和平壤也是“内战”和“恢复固有领土”了。

老一辈革命家说,我们国家不能乱,从历史上说,一乱就丧失领土。深以为然。外兴安岭、乌苏里江以东、朝鲜和越南的北部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并且我们统治了很长时间,正是因为历史上的内乱,如今才丧失了,不能不说是一件很痛心的事,但从逻辑上来说,不能够说那里是我们的历史领土,所以顺理成章地把今日生活在那里的人当成中国人。

辽宁在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疆域,不能说明东北三省在历史上都属于中国疆域,进而女真人属于中国人。同样逻辑,辽宁在历史上曾经属于朝鲜疆域,不能说明东北三省在历史上都属于朝鲜疆域,进而女真人属于朝鲜人。

请注意,这部分的命题是:“东北三省在历史上属于中国疆域,进而女真人属于中国人。”推论不成立。我并没有立即判定女真人是否属于中国人。换句话说,我只证明了香为故人留的证明过程有问题,但是并没有立即赞同对立观点。

下面分开说两个问题:女真人是何时变成中国人的;东北是何时变成中国的。

五、民族:女真人的民族融合
说某民族是某个国家的民族,一般是指这个民族在这个国家里以一定的数量、一定的群体方式、一定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存在着。但是在清兵入关以前,满族从来都不是中国的满族。这个可以从它的民族史上看出。

女真,古称“肃慎”,又称“邑娄”,五代时才称女真,因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按照香为故人留的说法,女真人大致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源于长白山。而从历史地图上看,女真人的活动范围最初是在外兴安岭、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一带,东方学家们也因此将女真人划为“通古斯人”。不论如何,他们的活动范围以东北北部为主。从历史地图上可以看出,辽宁以北,也就是东北北部第一次进入中国版图是在唐初,而此前,不光东北北部从未纳入中央帝国管辖,就是南边的辽宁也是时服时叛。在女真人登上历史舞台,建立国家--金的时候,不光他们的土地(东北北部)很少时间属于过中国,而且他们面对的是大辽帝国,至于那个中央天朝,和他们暂时还没有关系。

女真人第一个主人是契丹辽,也就是今天的达斡尔人。女真人建立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以后就牢牢抓住了东北。面对他们的第一个主人--汉化很深的契丹辽,他们不可避免地也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女真人其实一直以来就按照文明化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集团:熟女真、生女真和野人女真。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是生女真对别的部落集团的征服,爱心觉罗家族统一女真诸部则属于熟女真对其他部落群的征服。

从金开始,女真人一步一步开始了他们文明化的历程,也一步一步地融入了中国大历史中。1113年,生女真部落群首领完颜阿骨打消灭熟女真部落,统一女真诸部。1115年,金立国。太祖建国十年后灭辽,继承了辽的大部分领土,也大部分继承了其统治制度,同时也和辽人一样开始文明化,旋即一路烧杀,致使尸横遍野,人烟绝迹,并消灭北宋,将开封洗劫一空(所掠财富大致为黄金21万两,白银714万两,绢帛1500万匹,丝1000万斤,国子监所有书籍和书版,所有国家藏书、皇宫藏书,所有皇室礼仪用具,天文仪器,珍宝,书画,地图,需要2万人专门搬运,另掠走皇室后妃宫女贵族工匠僧道商贩20万人),致使开封从此从纽约那样的国际大都市一落而为非洲村落的地位,开封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建炎四年(1130)二月,金兵再次击败南宋军占领开封,此时开封城内饿尸纵横,壮年人口不满1万。
金灭北宋,极大地加速了女真民族文明化的进程,同时,这也是他们丧失野性的开始。但是南宋成立之初,金军的战斗力依然很强悍,建炎三年(1129)二月,金军5000铁器奔袭南宋首都扬州,赵构连夜出逃,一身泥水渡过长江。金兵没有抓获高宗,将拥挤江边10余万难民悉数杀尽泄愤。扬州城毁于杀掠,金兵退走后,只余几千人。建炎四年(1130)二月,金兵尾随赵构一路烧杀抢掠至明州,所过之处冲天大火5日不灭,百里可闻,人烟绝迹,血流成河。高宗逃往海上,幸亏张公裕、韩世忠、岳飞、张荣大破金兵,方得幸免。(这里是香为故人留的又一个基本错误。抗金宋将里还有一个赵立,战死。战场之外还有其余宋将。岳飞只是统帅之一,远远不能节制这些将军,谈何推翻赵构?)

此后,金军屡有攻宋,但是总的战斗力越来越弱,这和女真人的文明化有关。

至金朝末期,一度入主中原,与南宋并立的金朝为蒙古所征服。蒙古人横扫中国后,留在关内的女真人基本上已经完全文明化,渐渐湮没无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已经完全的中国化,以至于除了一些姓氏痕迹外,你根本无从区分其是不是汉人。不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他们都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元代,全真七子中有一个叫完颜德明的,我看的一本书的责任编辑名叫完颜绍元。是故元灭金后,有“金以儒亡”一说。虽然此时的关内女真,比当初开化程度最高的“熟女真”部落群文明化得多。但是,当初女真人消灭北宋的时候,所谓“中华民族”云云,其根本不知为何物。

(顺带说个笑话,有人听说拿破仑当年宴请他的将军们时自己用的是铝杯,而将军们都用金杯,不禁说:“拿破仑真朴素。”当初铝杯远远比金杯昂贵,但是从今人观点看则完全走样。)

元朝时国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为色目人即西方人,第三等为汉人,其中就包括前辽及前金融入汉族的外族人,第四等才是南人,即南宋的遗民。此时,留在关外的女真人就是另一番情形了。他们仍过着那种蒙昧不明的生活,因此很少有文字记载。可以说,蒙古人的征服,对于女真人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是一个大倒退。

此后,关外女真失去了凝聚,又和从前一样分裂成熟女真、生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集团。直至一六一六年,熟女真部落群首领爱心觉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一六三五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州,形成后来我们所说的满族。历史又开始了一轮轮回。

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与当时的大明帝国一样,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国家。它有自己的君主、朝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机构、军队,有自己的领土疆域、人民、语言、文化习俗。一六三六年,皇太极正式改国号为“大清”,即位称大清皇帝。

清军入关时,他们的开化程度远高于当年的金军,这与其说是女真人民族融合的进展,不如说是由于统一他们的是熟女真部落群而不是当年的生女真部落群。但他们和当年的契丹辽的中国化相比仍差得很远。他们和明军的战斗仍然是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之间的战争。如果说明朝政府是中国政府的唯一合法代表的话,此时的后金,在融合过程倒退的基础上建立,已然是一个外国了。(注:典型的属国叛乱,第七节专门论述。此后它公开和原中央政府军事对抗,并最终消灭原中央政府。)

满族成为“中国的满族”,是在清朝入关,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以后的事情。然而为中国人民所认同,仍花了相当长的时日。清政府入关后,一直自称“中国”,继承中国的名号,把朝廷的利益与命运跟中国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就算到了乾隆年修订史书的时候,也一再强调自己夺得政权是取自流寇手中,证明它是中国文化的继承方,正统方。这样,讲人治、重伦理的中国人,才从法、理、情上接受了清朝,视其为正统,将满族及其带来的蒙、藏、回都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

六、地理:现有领土的形成
既然东北的历史领土/固有疆土之说不成立,那么东北从什么时候变成中国的了呢?

前面已经说了,“中国”最核心指的是“中央天朝”。这样一个政府有生有死,那么,疆域的收缩和膨胀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那么,难道在中央政府崩溃的时候就没有地理上的中国了吗?有的,此时地理上的中国是由前面各朝的历史(尽管是很模糊地)决定的。看历史地图就可以很清楚“中央天朝”疆域每一次的收缩和膨胀。

当今“中国”之地理概念的形成,源于现有和历史上中国政府疆域范围。而现有疆域范围基本延续自中华民国,民国基本延续自自满清。正是满清才形成了中国现有的大致疆域范围格局。此前,唐不领有吐蕃,而且唐在各个时期的疆域都是变化着的。宋更不用说,元朝疆域广大,空前绝后,自那时候算的话没法算,谁也不会把整个西伯利亚看成中国固有疆土吧。明朝建国之初即没有新疆、内蒙,后期版图更是萎缩进了关内,和后金遥遥相望。至今,中国政府在声明新疆西藏的领土所有权时,也都大量引用的元、清政府文献。因此,现有中国疆域格局在满清时即以大致确定,也因此大致上确定了地理上的中国概念。

对于这一点,不妨假设假如满清没有推翻李自成,我国版图形状维持明末的样子几百年,只保有关内和甘肃、青海、西藏以东,没有了新疆和东北,我国现有版图不包括女真人世代栖息地,也不包括哈萨克人、维吾尔人、吉尔吉斯人、达斡尔人(契丹人后裔)的家园,现在我们还会不会说他们是中华民族一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满族人在哈尔滨建立国家,哈萨克人、维吾尔人、吉尔吉斯人、达斡尔人在东中亚地区(现在的新疆)分别建立他们的国家,类似于现在的中亚五国,那么,所有这些“关内和甘肃、青海、西藏以东”剩下来的极少数的以上各族人是不是会像今天我国境内的俄罗斯族一样?

其实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朝鲜和越南,朝鲜现在就在我国版图之外,而我国境内也有大量朝鲜人,那么也不能因为朝鲜族属于中华民族一员,就说和朝鲜之间的战争都属于内战。中国境内的京族人就是越南国家的主体民族,越南也曾长期属于中国领土,现在的中越战争是两国交兵,恐怕也没有人把它当成内战来看。假如越南人仗着苏联支援,在赶跑了美国人之后一路打来,连下苏、杭、南京,占领了江南半壁,这是否属于内战呢?也不属于。

扯远了。我们说,现有的中国版图轮廓由满清基本确定,东北和新疆、内蒙就是在此时正式纳入“地理中国”的范围。此前,隋唐只是短暂握有内蒙,还丢了西藏。

满清将这些带进“中央天朝”版图以后,自身迅速完成了中国化过程。开始一段时间,“华夷之分”、“满汉之分”的声音在两个民族内部都有,但是迅速地(有时是血腥地)消失了。在此后,女真民族才真正、完全成为中国人,完成了这漫长而曲折的中国化过程。

七、政权问题:属国和国家认同
一些网友在争论时候提出的一个论点就是:女真人曾经是明朝的藩属,因此后金和明朝的关系是国内叛乱性质。这里牵涉到的问题是:属国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国家认同问题。

大家都知道,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在很多方面差别很大。其中一个很困扰人的问题就是属国地位。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国时代,如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春秋战国,是由多个小国组成的一个大国,即周朝。其国家形态,有点像现在的联邦制。周朝有统一的国家元首,称天子,据有象征国家重器的九鼎,从理论上说可以号令诸侯。即使诸侯坐大,称王称霸,也还是要通过周朝中央政府的正式任命,即“册封”才上算。三国以后的多国时代,则都是由原来的一个长久统一的国家,分裂而成的多个国家政权。它们各据一方,互不买账,甚至刀兵相向,但基本上都还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其形态,有点像现在中国大陆与台湾,朝鲜和韩国,统一前的北越与南越,东德和西德。

但是,不同于掌握中央政权的主体民族的其他民族则是以两种形式存在于一国之内的:属国或羁糜州。按照我的了解,后者类似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由中央派员对下面的民族集团首领实行统治,前者则复杂一点。

在古代,属国一般出现在中央帝国的偏远地区,其民族组成和文化与帝国的统治民族一般不一样,拥有自己的军政体系结构,对中央政府承担一定的义务,取得一定的权利,属于半独立政治实体。属国不同于封国,是一种委任统治,“高度自治”“半独立”是特点,中央只负责每年派员视察和索贡,平时不管。属国仅仅负责上表纳贡和战时出兵支援。平时所有内部事务,包括法令颁布和生杀大权由汗或部落长全权决定。它是生产力不发达条件下中央政府无力对边远地区人民生活进行全面控制后的产物。其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于国内的州、道、府、县等行政单位,在现代社会也找不到对应物。这种属国基本上还是和中央政府处在同一个政治空间的,可算“真属国”。例如,在满清的时候,蒙古王公就是如此统治草原的。在部落内,王公们俨然帝王。这里说的属国是按照一般史料中提法,实际上很多史料中的小国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国家形态,其“汗国”往往只是一个没有固定疆域的游牧部落集团。

麻烦就在于,还存在另一种属国,这完全是军事和政治妥协的产物。古代皇帝的对外信使只有两种:用属国礼和用敌国礼。属国表示对其政权有宗主权,敌国表示承认其政权。从外交含义来说,属国礼是说:“我是皇帝,你是低我一级的王,你要听我的”,敌国礼是说:“我是皇帝,你也是皇帝。咱们谁也不用听谁的”。用敌国礼是对其政权的认可和尊重。这种外交上的属国和中央政府不在同一个政治空间内,只是尔虞我诈的军事政治妥协产物而已,可算“伪属国”。

羁糜州的出现可能原因也很多,匈奴降汉或南迁,土谷浑内附都是受到外来压力的结果,失去了故地,中央政府插手上层统治结构,令其安分守己就比较容易了。或者本来就是杂居地区,形不成大的少数民族势力集团,小集团也容易对付。属国则完全是另一码是。本来就在人家地盘上的巨大部落群,你只能征服,没法打散,只好做一锅夹生饭。伏尔加上游的土尔扈特汗国叛俄东归的时候,它就是俄国的属国之一。

真属国和伪属国用内藩、外藩比较贴切一些。内藩和外藩之间的权力义务并不一样。如果内藩发生了叛乱或者要独立或者外敌入侵,中央是不会不管的。外藩则往往不太听话,常向宗主国出兵。但是属国的国王登基,一般都希望得到中原天子的册封。有了这个册封,他们好用其号令国内以及别的一些部族。这些册封的官衔有时和其自称的有所不同,如唐时对新罗王的册封是:乐浪郡公,新罗王。还有什么左武卫大将军。西夏和辽送之间屡有交兵,也曾向两边都上表称臣,但是从来都是说归说做归做,辽宋统治从来没有一根头发丝进入过西夏,倒是继续年年打仗。南宋也曾经向金称臣,恬颜与伪齐伪楚并列,但是南宋和金之间照样打仗。后晋对契丹辽称臣也是如此。隋时长孙盛就给杨广出主意,同时封了突厥几个可汗,从而导致了突厥的内乱。

由于属国和羁糜州的不同统治结构,注定了羁糜州比属国政治上更稳定,羁糜州中,由于只保留了少数民族上层统治结构的一部分,叛乱者只有逃亡。属国中的少数民族上层统治结构得以完全保留,一旦发生叛乱,往往是举国皆判。

汉在占领西域初期保留了西域原有的王国,由西域督护府对这些王国实行军事监视和管理,此后动过不断的屯田戍守,汉族居民渐渐增多,此后西域地区原有王国逐渐消失,统治结构变为郡县。到东汉末年改文武官制为西域长史和戊己校尉,受敦煌太守和凉州刺史节制。直到公元4世纪末中原天下大乱,柔然势力进入,才恢复了王国的属国结构。又据《西域历史地理》(新疆大学出版社 苏北海著)第七章(P142):“

唐代在西域的行政设置基本沿袭了历代统治西域的行政设置。。。在兄弟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则采用‘受在四方,羁糜不绝’的原则,设立都督府、州制度,被称为羁糜府州,其都督和刺史一律由各族首领担任。。。统摄在西域的两大督护府下。”此时王国已经完全被州县和羁糜府州所取代。

这两种属国在史书上往往是写在一起的。《辽史。地理志》写的乱七八糟,所列属国既包括疆域内59(一说60)个属国,也包括与其政治经济联系紧密的外邦日本、新罗、大食。《辽史。百官志》解释属国和契丹关系时说:“属国,属部官,大者拟王封,小者准部使,命其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可见属国由契丹封官,自然也要向中央纳贡,不过“朝贡无常”。交不交随便你,不过老不交不大好吧。至于辽境内的被征服部族则必须年年纳贡,不交则被认为不忠,被怀疑监视。开泰九年(1020)冬十月,西南招讨奏:“党项部有宋熙族输贡不时,常有它意,宜以时遣使督之”

属国不仅仅有输贡义务,还有奉调出兵义务。《辽史。营卫志下。属国军》:“有事则遣使征兵,或下诏专征,不从者讨之。助军多寡,各从其便,无常额”谁要是不听你就试试看。《辽史。肖惠传》:“太平六年(1026)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剌后期,立斩以徇”。

《辽史》所记载属国与中央关系,类似于汉朝对西域诸国统治。虽然不大,与唐朝羁糜州府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辽史》很乱,西夏列在《两外国记》中,却同时被列入属国名单,这正是“伪属国”的表现。生女真诸部虽然不再属国列表中,只是由于其部落集团还不够大,属于“属部”。从属国的“自治”和“部落集团”特点来看,已经具备了,所以我认为也可以算。

宋金对峙时期,赵构在国内称皇帝,但绍兴和议前就是称臣备藩辅,给金国皇帝的书信上则自称臣构。《金史》记载:“皇统二年二月,宗弼朝京师,兼监修国史。宋主遣端明殿学士何铸等进誓表,其表曰:‘臣构言,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自邓州西四十里并南四十里为界,属邓州。其四十里外并西南尽属光化军,为弊邑沿边州城。既蒙恩造,许备籓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纳。有渝此盟,明神是殛,坠命亡氏,踣其国家。臣今既进誓表,伏望上国蚤降誓诏,庶使弊邑永有凭焉。’

宗弼进拜太傅。乃遣左宣徽使刘筈使宋,以衮冕圭宝佩璲玉册册康王为宋帝。其册文曰‘皇帝若曰:咨尔宋康王赵构。不吊,天降丧于尔邦,亟渎齐盟,自贻颠覆,俾尔越在江表。用勤我师旅,盖十有八年于兹。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祸,诞诱尔衷,封奏狎至,愿身列于籓辅。今遣光禄大夫、左宣徽使刘筈等持节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呜呼钦哉,其恭听朕命。’乃诏天下。”

就这样,议和后,金帝慷慨了一把,让赵构也称皇帝(在国内早就是了),但这个皇帝和金朝皇帝可不是一码事,从1142到1161宋是对金称臣,在宋人的面子上必竟不好看。赵构给自己找理由说:二圣和皇太后都在虏庭,为了能使二圣能回来,我降那么一点点宗顔又算什么?宋孝宗和金人交了几次小仗后开始隆兴议和,对金皇帝称侄皇帝。宋人觉得比起称臣升了一辈,也就很满足了。

明白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硫球曾经长时间作为中、日两国的属国,而中国政府无可奈何了,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属国经常发生叛乱进攻中央政府了,这种时好时坏、打打闹闹的关系类似于老爷和小妾、情人之间的关系,而现代社会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

不用说“伪属国”,就是“真属国”这种半独立政治实体和中央政府的战争也不能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内战,因为由民族、文化、宗教、统治结构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属国和中央的矛盾和差异是永远的,而将他们联系起来的关系,如婚姻、经济、中央的军事威慑等等是不稳定的。因此,属国和中央政府之间联系的纽带非常脆弱。属国一旦坐大并造反,很有可能演化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自汉以来,叛服无常的属国和这一类战争多如牛毛。属国叛乱和七王之变、八王之乱之类“封国叛乱”的最根本差别就在于国家认同的不同。假如交战双方自己都不认同他们处于同一个政治实体内,而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那就无法把它硬塞进“内战”的筐子里。

属国叛乱以后,一般都会推翻以前的服从中央的决定,而且要祭天立国。如同一颗新恒星的诞生一样,一个新的民族国家诞生了。它认为自己是和中央政府所代表的民族国家不同的本民族政权。从完颜阿骨打到铁木真到努尔哈赤,莫不如此。

当时,大清帝国和大明帝国的战争即是属国坐大以后演化出来的两个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虽然,满州人的祖先建立的金国,曾占领并统治中原;被大清帝国先征服的蒙古,也曾在元时占领、统治过中国的全境,但这也都不能说明它和中国是一个国家。正如日本曾占领统治过高丽、台湾,却不能因此说它和韩国是一个国家。

八、中华文化和中国人:兼论少数民族政权历史地位
对于元、清是不是中国政权和中国的一个朝代,本来在正统史学界是没有什么异议的,但现在在网上又吵的沸沸扬扬。本节将此问题扩大来看,是否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属于中国政权呢?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可谓不多,大的如蒙元、满清、契丹辽,中等的如西辽(喀喇契丹)、北魏、西夏,小的星罗棋布,如五代十国中的前秦、几个燕国、匈奴人的汉赵帝国等等。他们是不是中国政权呢?

对于“中国政权”,如第二节所述,可以理解为政权意义上的中国,即“中央帝国”,也可以理解为“中国人的政权”。这两个概念有的时候是差别很大的。宋时,作为“中国人的政权”的宋无疑也代表了“中央帝国”,但是在当时的国际交往中,实际上却有两个中国:宋和北方庞大的契丹辽,翻开地图就可以看到,当时辽国虽然没有宋那么富裕,疆土面积却广袤万里,基本控制了西域,通过丝绸之路对西方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宋。辽对西域的巨大影响从辽灭国后,耶律大石能轻松地在西域建立庞大的“西辽”并传诸百年就可窥一斑。再例如,俄语“中国”的发音“chi-ta-i”就来源于“契丹”。而契丹辽显然不合乎定义二。

再比如,南北朝时,外国的东方史史学家谈起这时候的中国都是指“桃花石”国,也就是拓跋氏的北魏。这里,“中国人的政权”南朝宋和“中央帝国”北魏显然发生了冲突。

同样,“中原地区居民”和“中央天朝的国民”这两个古代的中国人概念有时候也是矛盾的,比如在南北朝和宋金对峙时期,那怎么办呢?别忘了,中原地区居民主体永远是汉族人。北魏鲜卑人不是汉族,但是到了宋金对峙时期,鲜卑民族消失了,其后裔大多变成了汉族。

接下来言归正传。从这两种“中国政权”定义来看看少数民族政权历史地位问题。

首先谈第一种定义,“中央帝国”或“中央天朝”。前秦时,大臣反对苻坚伐东晋的理由之一就是:“晋,正统所在也。”古人说的正统,就是“中央天朝”。在此定义下,在中央帝国沦落为东晋那样的地方政权,甚至是被彻底消灭的时候,广大中原地区确实是处于异族统治中。但并不表示就不存在了一个“中央帝国”,这个并非由华夏族统治的中央政权在取得中国境内的主体地位后,仍然对内统治着全体中国人民,对外代表着中国,承担“中国”的国际形象并行使其国际义务,也应被视为中央天朝。这样的一个“中国”显然不会建立在东南亚、波斯或者是埃及,而只能是中原地区及其周边。因此,“中央帝国”概念的核心是“中原”这一地理概念。从这一点可以得出结论:建立在地理概念上的“中央帝国”是永远不会亡国的,除非地球爆炸。

因此我们说,任何政权,包括少数民族政权,取得中央天朝的地位有两个条件:
1。汉化
2。前正统王朝的残余政权不存在(被消灭)或者沦落为地方割据政权。

以此观之,魏为中央天朝,因为蜀汉仅为地方政权,况且不是东汉的直接继承者;金辽没有能够消灭南宋;元的汉化不够,但是达到了“海内一宇”,说不清楚;东晋灭和北朝在孝文帝改革后,北朝也符合上述两个条件,但是南朝也不差,这时候没有中央天朝,只能是两者并立。海陵王改革之后的金面对的和当年前秦面对的一样,是一个继承了前朝中央正统地位的南朝。没有取得中国境内的主体地位,他们只能说是在通往中央天朝的路上走了一半。元、清是中国政权,就是指的它们在当时确实是作为“中央帝国”的面目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这在过去是一个客观现实。在由此“过去的客观现实”构成的历史中,我们无可否认元、清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就是因为,挖掉这两块,则中国历史就出现了巨大的空白。

其次,谈谈第二种定义,“中国人的政权”。那么,什么是“中国人”呢?如果仅仅将其定义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未免过于狭隘。今日之汉族早就没那么纯粹血统,据我调查,汉族姓氏起源里大约有1/3左右源于古代少数民族。不光如此,而且如是观之,则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也要刨掉一半下去。

如果跳出这种狭隘的定义,那么将“中国人”定义为“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东方人”应该可以为大家所接受。如是观之,则每一个曾经的“蛮夷”民族,在接受了中华文化以后,都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成为了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匈奴人的成汉帝国、几个燕国、契丹辽、蒙元、满清皆如此。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我们的队伍就是在民族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翻开这一长卷,匈奴人、鲜卑人、突厥人、契丹人、蒙古人、女真人。。。。。。

引用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说:“蒙古人征服了中国,而中国文化却使蒙古人变成了中国人”。在《草原帝国》中,作者也有类似描述:“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波斯,但是后来,在中国的蒙古人变成了中国人,在波斯的蒙古人则成了地道的波斯人,。。。”再引述民国军事学家蒋百里的一句话说:“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在战场上取守势,抱定拼死之决心与敌周旋,而在文化上取攻势,使敌人不知不觉中成为中华文明的俘虏。”

顺带提一下一个著名的汉奸:石敬瑭。他和李克用都是沙陀突厥人,属于已经汉化的非常彻底的突厥人。

从第二种定义出发,中国在蒙元、满清时期确实曾两度亡国,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但是最后,我们把入侵者也变成了中国人,因此笑到最后的还是我们自己。不能否认他们历史上的入侵者身份,如同不能否认他们今天的“中华民族”成员身份一样。满族是征服者,它自己却被汉文化最后所征服,满汉不分了。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付出的代价也最为惨重,且不要说曾遭到大规模的屠杀,即连服饰外形都被强行改换为满族式样。中国人头上那根被西方人讥为“ 猪尾巴”的长辫子,就是当年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的结果。这一政策似乎是专对汉人来的,其他如蒙、藏、回则都不实行。也就是,只要求汉人满化。然而到头来,却是满人被汉化得最为彻底,不能不说是历史给征服者的极大嘲弄。

日本人入侵和蒙元、满清的入侵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这种异族入侵导致中国的民族国家第三次亡国的话,日本人的结局也不会和蒙古人、满族人的结局两样。中国人将会经历一个日本人统治的朝代,但是日本人最终将会融合进来,变成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中华文明的伟大,正在于此!

九、后记
正如有人所说,“以统代独地解读历史,才会触发大规模论战。”,也就是“以今日之中国看历史”代替按照“古代史中的某个特定年代”看历史。而断章取义更是我所担心的是被人。文章主旨思想没弄明白,就看见那么一句大光其火,噼哩啪啦来一通,甚至将自己的混乱逻辑带进来当作作者的逻辑,就更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