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网资料库】箴言、针砭、箴铭
作者:文墨网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2011


  砭:中国古代治病用的石针,针头圆型,前圆后方,方处为柄,以指易捏为宜。针头在棉油灯焰上炙之微烫,沾姜汁、艾汁或其它配置后的中药汁液,立顶于患者穴道,可治风湿、寒热诸病。
  箴:从竹从咸。“咸”本义为“酸涩”。“竹”与“咸”联合起来表示刺入穴位后产生酸涩感的竹针。本义:竹制针灸用针。引申义: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
  由于“箴”“砭”与治病及治病时的疼痛有关,所以引申义为:
  “箴”是规戒性的韵文;“箴言”是规谏劝戒之言。
  而“铭”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箴铭”。
  针:古用“鍼”,同箴,只“金”“竹”之别,古曾通用。规劝、告诫之义。


  中医经典《素问·宝命全形论》云:“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王冰注:“言针之道,有若高悬示人,彰布于天下者五矣。”   时贤范登脉《黄帝内经素问校补》:“此处之‘针’当作‘箴’,指箴铭,劝诫之类的文告。《汉书》‘针刺’、‘箴谏’并作‘箴’,《素问》之‘针’盖本作‘箴’,后人传抄,改‘箴’为‘针’,亦犹今人改古籍文字为今天通行文字。……以‘箴’‘悬布天下’即‘裁箴悬鉴’。以下从‘一曰’至‘五曰’即箴铭的具体内容,指《宝命全形论》即养生之道的具体程序与要求,非指针刺。”
  衣裳破绽,纫箴请补缀。——《礼记》。又,箴石(石制的针。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箴砭(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箴缕(针线);箴末(喻微细);箴管(指缝缀之事);箴盥(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 曾运乾 正读:“箴言,箴谏之言也。” 清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当时推湖北人才极盛,侍郎则曰:吾先人箴言中育才之法如此,吾讵能继述,直什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