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话粽子
作者:张浩洪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74

 

                             端午佳节话粽子

                                                  张浩洪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沿袭已久的传统习俗。从我们上学时起,就知道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屈原投汨罗江,人们在端午节纪念他而兴起的一种饭食。其实,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史书上记载的最早是“包烹”之说,那是在50万年之前,人们就发明了用火烤熟食时用,为了适口好吃,用树叶把食物包裹起来,放在火中煨熟后剥叶而食。当时,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俗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为“筒粽”。东汉末年以后,又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茭白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一种“碱水粽”。

到了晋代,粽子方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候的粽子,其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故又称为“益智粽”。当时的文人周处在《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茭白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杂粽”。就是在黏米中掺杂肉类、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逐渐增多起来。到了唐代,包出来的粽子,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又有人将果品入粽。形成“蜜饯粽”,正像诗人苏东坡诗里所说“时于粽里见杨梅”,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尤其在我们冀东唐山一代,吃食粽子更是风行,只不过这里多用芦苇叶作包装,内里用料多是糯米、黄米掺杂红枣、小豆、葡萄干等添加物,大多包成对角菱形,然后,用细线绳或者细麻绳捆成九个一串,吃的时候用锅煮熟即可食用。喜好甜食的则蘸用白糖,吃在口中,又粘又甜,在加之青绿苇叶蒸熟后的醇口清香,食用起来实在适口好吃,沁人肺腑。

粽子是一种美食,从历代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多有对粽子的赞美之词。唐玄宗李隆基曾写道,“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从这里可以看出,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端午节来临之时,不仅农村,就是皇帝老儿居住的皇宫,也都吃这象征吉祥之物的的粽子。这些粽子,九个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形状各异,食之爽口,满腹高兴。难怪李隆基以此宴请群臣之际,龙颜大悦,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足显举国太平的大好形势。

当然,有此雅兴的不仅李隆基,历代文人墨客也都在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之时,也都诗兴大发,摇头晃脑的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南宋文豪陆游曾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怀盘。”他在五月榴花盛开之际,食着貌似孩童发髻般的粽子,将它比喻成济世良药,其高兴程度已略见笔端。

明朝大臣黄仲昭,在皇宫吃完皇帝御赐的粽子后,欣喜若狂地写道:“ 凤城佳节逢天中,衮龙晓御蓬莱宫。光禄传宣颁角黍,廷臣尽沐天恩隆。中官捧向龙墀案,翠云擘破黄金烂。天厨制造元异常,氤氲满地香风散。却忆故园天一方,无由得奉双亲尝。”此君不仅赞颂了皇帝赐食粽子的恩德,而且还想到了远离皇宫的父母双亲,若是在二老双亲面前尽孝,岂不也弄几挂粽子给他们品尝。由此可以看出,黄仲昭不仅是忠臣,还是一个孝子。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步前人之后尘,在端午节到来之时,看着这令人欣喜的粽子,也挥毫写下了一首赞美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这里,吴曼云将竹筒盛就的粽子和用细绳栓就的九只苇叶粽子,在一层层的剥尽包装以后,露出黏黏的白色爽口之食,看来真叫人垂涎欲滴,在不断品尝之时,不得不夸奖厨娘的技巧之手了。